16日三亚免税店化妆品香水封存不 游客迷惑(转载)
16日三亚免税店化妆品香水封存不 游客迷惑(转载),
16日三亚免税店化妆品香水封存不 游客迷惑
南海网 来源: 新华网海南频道 作者:王存福
新华网海南频道5月17日电(记者王存福)截至5月17日,离岛免税政策落地海南即将满月。过去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位于中国海南三亚市下洋田榆亚大道19号的中免集团海南三亚免税店就从来没有清闲过。
店门未开,店外长龙。10分钟,优惠幅度大的商品常常被一抢而空……
在三亚免税店里,各个一线大牌的专柜在过去的时间里,都在享受如此热捧。在消费者眼里,“免税”瞬间仿佛“免费”一般。
然后,随着客流量的持续增加,政策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尤其在三亚免税店“状况不断”。
5月16日,上午9时30分,距离三亚免税店开门还有整整半个小时。店外围起来的6道护栏早排起了长龙,在护栏外边还长出了很长的“尾巴”,来自北京的游客陈丽是这条“长龙”中的一份子,她早晨7点半就陪同家人来这儿排队,为了早点进入店内抢购到喜欢的化妆品和香水。
10时整,排队游客开始分批进入免税店内准备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当陈丽进入店内化妆品区时,却发现“DIOR”等化妆品区外围拉起了警戒线,拒绝游客进入。而化妆品区域所有的柜台人员均正在紧张工作,将各类化妆品和香水封存入柜。
“为什么突然不了?”“为什么不提前告知我们?”“这不是明显的欺骗游客吗?”游客在外围不停地质询免税店内工作人员。
“我们从北京大老远地来海南旅游,为了些免税品。结果(免税店)把现在的最好的两类商品全部封存不了!估计是其他商品不出去了,采取这种措施,欺负我们游客,让我们去其他不好的商品。”陈丽在柜台外抱怨道,“我和家人提前2个多小时来门外排队,结果却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遇到这种情况,白让我们排队”。
来自苏州的游客王洋表示,在排队时,曾有挂着工作牌的人告知他店内的化妆品跟香水已经完了,待会儿不用去化妆品区了。但店内的实际情况,却是开门之后,人员紧急将部分香水和化妆品封存入柜。
化妆品和香水柜台的人员对此解释说,目前系统出了点儿问题,海关方面未录入单据,所以不能化妆品和香水,何时恢复只能等待上级通知。
部分柜台人员则表示,柜台需要整顿,所以不能了。而总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化妆品和香水区的柜台需要装修,所以停止,让游客去二楼或者其他商品区看看。
而凑巧的是,5月6日据媒体报道,家住上海的范小姐“五一”期间在海南旅游,在三亚免税店购了近5000元的化妆品。然而回到上海,范小姐打开化妆品后发现,其中一款“欧舒丹乳母果油6件套”内包装标识的原厂生产日期显示,这款产品在2011年3月份就已过期。但这款化妆品的外包装中文说明却显示,保质期到2013年7月。
事发后3天,海南三亚免税店官方网站刊登三亚市内免税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轩《致消费者的 》,王轩在信中就消费者在三亚免税店购到过期欧舒丹化妆品一事向消费者致歉。
王轩在信中表示,针对此事,三亚免税店开展了严格的内部审核。经查,此事是因该商品内外包装信息不一致,免税店工作人员批量处理时未仔细核对,进而造成标签误贴所致。“该问题的出现也反映出三亚免税店管理流程不严谨的问题。”三亚免税店向全体消费者承诺,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中免集团市场部总监郝文刚说,三亚免税店5月6日当天针对该商品历史记录进行了全面排查,最终发现一共有46名消费者了51件同款商品。三亚免税店在之后的24小时内与另外45名消费者取得了,其中的20名消费者购的23件商品已经过期。工作人员将按照双倍补偿的标准,为这些消费者办理退货及换货事宜。
此外,王轩在信中说,三亚免税店还在针对所有已售化妆品的统计中,发现有57名消费者可能购了个别即将过期的化妆品,已安排售后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一对一回访,提示消费者关注商品保质期,并给予可退换商品的处理办法。
迭出的“状况”,让部分市民开始对免税政策失去了当初的那份“热情”。“才不到一个月,就出了这么多事,还指不定接下来会出什么事情呢?”三亚市民张力如是说。
“免税店一再出现‘状况’反映出管理层极度的不负责任。”海南大学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研究所所长王毅武表示,如果上述问题是免税店明知故犯,则要为此负法律责任。“状况不断”折射出免税店的监管存在很大漏洞,同时存在一种“霸道”的经营理念,没有把尊重消费者放在首位,缺乏市场观念。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离岛免税是一项利好措施,对消费者与供应商都是如此。既然是利好,套利动机和套利行为应在预料之中。如果商家的套利行为以欺骗消费者的方式进行,或者以有害的方式进行,那就该检讨当前的政策所需要的配套条件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好的政策需要好的管理,管理重在执行力。现在的执行力不良,改善执行力和管理能力实为当务之急
[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