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没有耐心。
中国品牌没有耐心。,
很多人都想自己开个店,起初或许是因为不想在别人手下做事出力不讨好,或许是喜欢这样惬意充实的生活,开一家店,生意好起来,就会想开第二家店,可是就拿咖啡店做例子,除了星巴克做着连锁的亲大众的“咖啡奢侈品”,独立的咖啡馆,很难赚到钱。
所以当我从朋友那里听说一家独立咖啡馆居然敢把地址选择在上海陆家嘴国金中心ifc商场时,相当惊讶。在这个汇集了卡地亚、路易威登、香奈儿、普拉达等奢侈品牌的商场里,靠一杯一杯地咖啡,能把昂贵的租金挣回来吗?
在国金中心ifc商场二楼的拐角处,夹在两个时装专店中间的一间不大的店面里,我找到了这家名为Fuel Espresso 的咖啡店。
创始人Sanjay Ponnapa是新西兰籍的印度裔人,父母是医生,他自小随父母移民新西兰。Sanjay父母的家族自18世纪起在印度生产经营咖啡庄园。但Fuel Espresso的咖啡豆并不是来自他的家族,而是全球采购。Sanjay认为他的家族不是给了他咖啡豆,而是给了他鉴别咖啡豆品质的能力。
从1996年在新西兰开设第一家咖啡店起,Fuel Espresso走的是精品定位,开在高端商务区的豪华商场内。18年来,他陆续在惠灵顿和香港开了拾多间,总是等到一间赢利后,再开另一间。2008年,香港第一家分店开张时,适逢金融危机,那是Fuel Espresso相当惨淡的日子,可挣扎了两年后也赢利了。
所有的精品咖啡店都会称自己采用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功能最先进的咖啡机、甚至萃取咖啡汁时只取最浓的前半段,但没有一种“宣称”比18年屹立不倒更有说服力。口味上的完美感觉就不用说了,时间才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杀手锏。
反观中国本土的高端品牌,大多还没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高端消费体验本身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来说都还是历史不长的新玩意儿,更何况是去经营。与西方人经营奢侈品牌一开始的低调和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执着相比,中国本土高端品牌常常来势凶猛,刚开张就大张旗鼓地宣传,有种舍我弃谁的气势。接下来的情况通常很相似,常常是两三年后这个品牌就开始走向销声匿迹。再过一两年,你会突然发觉,也许当初做高端服饰的那个创始人已经转行了。这时若再想起当年他做服饰时的雄心壮志,会觉得江湖真是神秘莫测,你完全搞不清楚到底是他背后的资本塑造了他当年的意志,还是仅仅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
现在的中国根本不差钱,差的是踏踏实实想把一件事情做成的恒心和长期沉浸在一个行业里才能得到的经验和感觉,甚至差的是对一个行业的尊重,通常一夜暴富的人最容易产生钱能到一切的幻觉。而对美誉度至上、品牌形象至上的奢侈品业来说,钱虽然好,但光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恒心、创意、经验和经营智慧才是真正奢侈的稀缺资源。
所以做事情不光要有经验,持久的耐心才是王道,如前面所说的那样,中国现在根本不差钱,想要瞬间红遍大江南北不难,能持久稳健的发展,才是本事,现在的小贷民间金融处于黄金发展的阶段,有很多人有充足的资金,可是不敢做,不会做,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就是决策的问题。
很久之前了吧,网络上也流行着一个段子,说01年申Q号,现在能好几万,03年开淘宝,现在月收入拾几万,很多人都是在别人发财了之后,才想去做,可那时候做得人和已经发财了的人都已经足够了,而大众也不再迫切需要,这时候再做就没有了意义。
[db:内容]?